发展智能建造是大势所趋,未来应继续强化政策支撑引领作用,厚植产业生态,优化发展环境,培育可匹配行业发展要求的建筑产业人才队伍,推动...
今年一季度东北经济实现逆袭,增长速度领先全国。东北应充分利用好对俄贸易的桥头堡地缘优势,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
5 月15 日,内地与香港利率互换市场互联互通合作正式上线运行,中国人民银行、香港证监会、香港金管局联合举办了启动仪式。首日共有20 家“北向互换通”报价商与27 家境外投资者达成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162 笔。
5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2)》,包括宏观经济运行情况、金融业稳健性评估、构建系统性金融风险防控体系三大部分。
电动车仍处于高速增长期,新能源长期趋势不变。国内电动车市场2020年下半年至今经历高速增长,在渗透率近30%的情况下仍维持可观增速,而欧洲/美国市场渗透率相较国内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正处于政策推动与快速追赶过程中。
Mysteel和新华指数统计数据显示,本期(5月19日至25日),全国主要钢材社会库存1244.13万吨,较上一期减少39.07万吨,较上月同期减少122.62万吨。
通常情况下,企业的税务品牌包括税务合规遵从水平、纳税信用水平、税收社会责任、税务数字化建设水平和企业与政府机关的关系等多个方面。
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8.4%,季调整后环比增长0.49%,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6.5%。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13.5%,比上月加快4.3个百分点。
收入行业复苏趋势逐渐明朗,4月快递业务收入924.9亿元,同比+24.90%,环比-4.9%。1-4月累计业务收入3514.5亿元,同比+12.2%。
5月19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2023 年一季度银行业保险业主要监管指标数据情况》。
近年来,中小银行盈利状况受到较大冲击,净利润份额下滑明显,在大行资产加速扩张背景下,中小银行资产规模增长势能不足。
杭州市自2019年开始实施市域水务一体化改革,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但也仍有诸多困难,亟待进一步解决。新华社经济分析师认为,应从“全市一盘棋”的角度出发,通过统筹谋划,形成改革合力,推动杭州水务一体化改革向纵深迈进。
4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7188亿元,同比多增649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22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2729亿元。货币增速方面,3月M2同比增长12.9%,继续保持高位运行。
现阶段我国应借鉴国际经验,从适度超前布局数字新基建、推进全产业链数据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公共数据先行开放、打破区域数据壁垒等四方面...
近期,三星、台积电、英特尔等国际芯片巨头相继发布一季度财报,普遍显示业绩大幅下滑、出现巨额亏损等集体“暴雷”情况。造成芯片行业整体业绩下滑的原因主要是全球经济低迷。
4月社零同比增长18.4%,市场销售延续扩大态势。由于去年年初多地受疫情影响,低基数效应推动4月社零高位增长。另一方面,4月汽车市场快速回暖,也一定程度带动社零数据增速提升。
5 月15 日,银行协定存款及通知存款自律上限开始下调。本次调整要求四大国有银行协定存款和通知存款自律上限下调幅度为30BP,其它金融机构降幅为50BP。
5月11日,美国存款保险公司(FDIC)公布了备受市场关注的存款保险基金(DIF)补充方案,也就是所谓的“特殊费用(special assessment)”。
信贷和社融在一季度“开门红”后走弱。4月新增人民币贷款7188亿元,一季度新增信贷同比增加了2.26万亿,大幅高于去年同期的同比增幅6700亿。
电动车仍处于高速增长期,新能源长期趋势不变。国内电动车市场2020年下半年至今经历高速增长,在渗透率近30%的情况下仍维持可观增速,而欧洲/美国市场渗透率相较国内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正处于政策推动与快速追赶过程中。
多位业内人士、有关专家认为,粮食安全、数字乡村、特色产业是今年乡村振兴的关键词,应当立足今年发展目标和规划,以现代化机械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以智慧化数字化参与农村建设,以多元化特色化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4 月份,CPI 同比上涨0.1%,涨幅较上月回落0.6 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食品价格季节性回落,本月食品价格环比下降1%,降幅与2015-2019 年同期持平。
5月16日-20日,第三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暨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第二十四届中国浙江投资贸易洽谈会将于宁波举行。5月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发布会表示,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是中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统计局公布最新价格数据显示,4月CPI同比0.1%,前值0.7%,环比-0.1%,前值-0.3%;PPI同比-3.6%,前值-2.5%,环比-0.5%,前值0%。
2022年,长沙银行实现营业收入228.68亿元,同比增长9.5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8.11亿元,同比增长8.04%;资产规模突破9000亿元,同比增长13.64%,距离迈入万亿元城商行行列仅一步之遥。
报告重点分析了东盟+3经济体结构转型和增长背景下向净零的过渡,从东盟+3经济体的长期增长角度讨论了三个广泛的问题:从高碳经济转型的宏观金融影响是什么;转型到碳中和的经济的机会是什么;金融如何发挥作用促进转型。
'); }